徽州印象
徽州,是一个地理概念,也是一个文化概念。
古徽州处“吴头楚尾”,包括现在的绩溪县、歙县、休宁县、祁门县、黟县,以及江西省的婺源县,闻名中外的黄山恰好就处在其中。
徽州有名的地主很多,尤其是茶马古道、徽州老街和棠樾牌坊,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。
记得,一本叫《徽州老房子》的书,刚上市场,抢购一空,出版商又连印几版;
记得,一台黄梅戏《徽州女人》,引出无数关于徽州的话题;
记得,一部电影《卧虎藏龙》,居然获得四项“奥斯卡”大奖,在欧美掀起飞来中国“寻找镜中世界”的热浪。
在今天,被人认为是消失了的徽州,名声反而更大,关注的人反而更多了。
在我以前的见到的画面里,徽州是黑白的组合,也是一幅青山绿水间的天然水墨画。
看,街贯巷连,粉墙黛瓦、高高的马头墙、精美的徽雕艺术、泛着青光的石板路、鳞次栉比的古牌坊群和威严肃穆的古祠堂,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。让人在闲暇之余,一睹皖南徽州的风采。
徽州的街道繁华,徽商也是从这儿走出来的。至今徽州还流传一句民谚:“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,十三四岁,往外一丢。”徽州本土产的木材、茶叶、陶土、墨、砚等等,无一不是市场需要。
到过徽州的人说,徽州的山是清秀的,徽州的水却是清澈的。
水从黄山一路向东,经新安江直通杭州,秋浦河、清弋江等流入长江,婺水等流入鄱阳湖,这种发达的水系为徽州人外出提供了舟楫便利,将大山丛中的徽州同外部世界开放性地连接起来。徽州人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求生之路,不仅要忍得住生活之困苦,创业之艰辛,更得忍住骨肉分离之痛苦。
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,受到挫折之后,绝不一蹶不振,而是义无反顾、继续奋斗,不成功决不罢休。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,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。这是值得每一个现代做微商的人去学习的。
带着一种好心情,和许多的游人一样,我走过徽州老街,聆听街贯巷连里的古风习习。
马头墙下岁月悠悠,石板路边水声汩汩。身处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,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,感知徽州遗世独立而又婉约细腻的美,我的心灵渐渐趋于宁静。
“一生痴绝处,无梦到徽州”,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那一声悠然长叹,许久地在心头徘徊不去。
留下一个印象吧,美丽的徽州,你曾记得我也来过……
|